谁动了纤纺业的多米诺骨牌
------中国工业报 2003年4月7日
   近一时期,国内轻纺原料、聚酯切片、涤纶长丝等原料行情剧烈波动。在涨幅最大的两天内,涤丝所有常规品种市场报价日均涨幅在15%以上,涨幅与涨速均为近年来之最。然而时过不久,市场上又出现恐慌性抛货,国内库存聚酯涤纶产品的价值一天内缩水了3亿—4亿元人民币,短短几天已累计下跌1500元/吨左右,相当于国内库存聚酯涤纶产品的价值累计缩水了10亿元人民币左右。
  什么原因造成化纤价格行情大起大落?
  先看一下整个产业链的流程。以化纤中的主要产品涤纶为例,其流程是:原油-PX/乙烯-PTA/EG—聚酯切片—涤纶长丝—面丝/短纤—纺织。从产业链可以看出,原油是聚酯产业的起始原料。上游的石化产品与中游的化纤产品及下游的纺织产品之间环环相扣,任何一种产品价格的波动都会影响到相关产品。
  影响价格最敏感的因素是供求关系。目前的现状是中下游产业投资过热,导致上游原料供应严重短缺。
  从织造业看,国内主要化纤织造基地2000年无梭织机有12.7万台,到2002年增加到23.2万台,机台数分别增长82.7%,由于下游投资过热,国内下游织机的综合开机率则由 2000年66.7%下降到2002年的 60.2%, 国内开机率总体下降了 6.5%。国内主要纺织基地对涤纶长丝的消费加工能力也由2000年的570万吨增长到2002年的830万吨。中游聚酯涤纶发展也很猛,聚酯、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产能增长率分别达80%、69%和49%。
  由于近几年国内聚酯切片产能增加较快,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度均在 60%以上。作为PTA的上游原料PX短缺,不仅是中国涤纶业的问题也是亚洲涤纶业面临的问题。
  上面的数据表明,目前我国的化纤纺织业存在非常明显的产业链供需失衡的现象,即前道原料供应严重不足,而后道产品供应相对过剩,并导致了前道原料Px/乙烯价格一涨,后道产品PTA/MEG、聚酯直至涤纶长丝、面料在成本的推动下不得不依次上涨,而利润却层层递减。最后的结果是:上游厂家及中间商赚得盆满钵丰,中游企业勉强支撑、下游企业则难以招架。目前,过半数的大聚酯企业减负荷20%—30%;涤纶长丝企业则普遍减停产。
  正是在织厂的不堪重负,减少采购而使涤纶长丝库存快速上升,高库存的压力下,大部分涤纶产品开始阴跌,至3月,国内聚酯涤纶系列产品出现暴跌行情。到目前为止,多数涤纶产品累计跌幅达 12%左右,聚酯切片跌幅约10%,聚酯原料成本跌幅不足5%。
  综上所述,国内乃至亚洲,由于产业链发展不均衡,原料涨多跌少,整个产业的利润明显向上游集中。对我国来说,聚酯原料主要依赖进口,因此可以说,是国外原料“巨鳄”翻动了我国纺织化纤业的多米诺骨牌。如果我国化纤纺织业有节制地发展,“巨鳄”是没有机会的。(中国化纤信息网 赖天明)